持心自守 佛心己心-2023年02月04日靈山會上●品書法喜分享

經過兩年的品書會,我聆聽 上人說法,我的台語有顯著的進步。想起以前讀慈濟護專時候, 上人期待我們都能學習台語,這樣到醫院服務病人時才聽得懂說得出。

爾時,文殊師利於大眾中,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以偈頌重述
§不忘長行文說過的話
§加深大眾記憶與理解

此偈頌顯示出「時希有、佛名希有、法希有、利益希有」

§時希有:文殊菩薩能把握因緣,在剛好的時候重複述說,這個時刻很稀有。

§佛名希有:佛佛道同,重新述說佛名有其意義,確實相當稀有。

§法希有:經過四十餘年,此時才得以暢演本懷,可見真實大法很稀有。

§利益希有:五時具足,才能呈現妙法,此法「利益希有」,能引導眾生行菩薩道以至成佛。

智恬情泊慮凝静 意滅識亡心亦寂

心若恬靜,法才能入心;無量義經心靜智慧生

智恬:智浄恬安。慧心安法,名之為。於境決斷,說之為

§若能一心清凈安穩,對外境就能分析清楚。

§如何達到恬安?要修習忍智

§智是分別智,分別外境;慧是平等慧,平等看一切。

§智慧合一

情泊:情欲澹泊,心澄寂。慮凝靜:無欲、無求、無為也

§欲若淡泊,心就清澄無污染。

§「慮」是清淨無染著、深層的思考,需要心念專注不分散。

§就如菩薩遊戲人間,心念專一,思慮凝靜,無欲也無貪、瞋、癡、慢、疑,專注在救濟大眾。

-分子生物暨人類遺傳學系 游欣儀同仁恭敬筆記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