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品第一》
我們人人學佛,必定要先有信解,「信為道源功德母」,我們相信佛陀所說法,體解佛陀的教法,這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應用,所以佛法沒有離開世間法,世間生活,也沒有離開佛法。
「而持戒就是入道的因緣」
●持戒波羅蜜-我們要持戒,才有因緣入道,我們若不守規矩,儘管你對佛法了解很多,會說法,但是行不得,這樣要如何能夠入菩薩的道,只能講講解菩薩的道,無法深入體會菩薩的道,所以既然不能入,那就是沒有那個因緣。
●精進波羅蜜-我們真正在修行,要精進,心裡就要有準備,準備好,不管什麼樣的環境來擾亂我,都不受他影響,不管是世間的欲樂,不管是世間的煩惱等等,或者是什麼樣的逆境,心已經都有準備了,好像一位勇猛的勇士,他要來修行,他一定要有這個準備,絕對不會被環境打倒,所以就像上戰場,披盔甲一樣,
●禪定波羅蜜-除了再精進,這就是要從精進中,開始到禪定波羅蜜,不管什麼事情,我們已經盔甲上身了,我們不會被周圍的環境,傷害到我們,此時這個心,道心、志念都很堅固,道心、志念堅固,那就接近禪定的境界。
在工作與生活中真的感受到「信為道源功德母」,佛法沒有離開世間法,世間生活,也沒有離開佛法。
上人提到消去過去的業,這就是戒。它能夠預防我們的心,要好好地把心馴伏下來。每日生活都要提醒自己,調伏好自己的心。改掉自己的習氣,有時自己還是會鬆懈,透過寫日記、讀佛經提醒自己。
上週在慈大樂齡大學的樂樂班授課,課程主題是介紹憂鬱症,中間下課有學員憂心忡忡問:「老師我都睡不著覺,很痛苦」,我問他生活都忙些什麼?他說沒有:「就沒事做,年紀大了,還能做什麼?我沒有什麼朋友,白天就我一個人」。我就分享我去環保站做志工的經驗,留了一些汗,讓身體排毒外,我在做回收物分類時,手中拿到的物品,大腦就要判斷往哪一個籃子放,是很好頭腦體操,手腦並用。另一位學員年紀快80歲了就分享做志工20多年了,還主動邀約說:「妳白天如果沒事,就跟我去環保站,我來載妳去,妳要做回收分類還是幫忙洗菜、煮菜都可以,生活不無聊」,下課後我就和社教同仁協助他們就互相留電話號碼。

感恩 上人的創立慈濟宗門,佛法即生活,生活即佛法,慈濟志工可以在四大志業八大法印行菩薩道,沒有什麼門檻、在愛與善的循環下,可以放下煩惱 ,輕安自在。銀髮族的憂鬱盛行率不低於年輕人,來樂齡大學樂樂班的學員多數是活躍老化的長者,在上週11月23日慈大校慶運動會上展現的活力不輸年輕大學生,樂於學習、樂於分享,臉上看不出歲月印記。
-護理學系 陸秀芳老師恭敬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