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仁定慧 悲智雙運-2022年10月04日靈山會上●品書法喜分享

能仁,悲願不捨;
定慧,智力普施。

學佛要悲智雙修,慈悲、智慧是修行者不可缺少的。
除了悲願之外,還要有定慧;心要定,也要有智慧。
智是分別智,能夠分別世間的「是」與「非」。

智是一股力量,我們內心本具這分圓明的本性,是對的,
要堅持實踐;是錯的,要有毅力撥除。
慧是平等慧,用慈悲、柔軟的耐力調伏眾生的剛強。
定慧、智力,是調教眾生不可缺少的。
心持悲願不捨,智力便能普施一切眾生。

恭錄自 證嚴法師《靜思法髓妙蓮華‧序品第一》

能仁-悲願不捨 堅持慈悲願力,但是只有智慧可以普施眾生。眾生很辛苦很迷惘,所以佛陀才現相。

「自在」是開闊境界,寧靜而奧妙,寬闊地方。

「自由」是沒有煩惱,沒有恐懼,沒有苦難。

為何佛陀現人間道理,如此我們才會知道如何修行。心無罣礙 沒有愛慾與貪欲,才可以去除瞋、癡境界,我們要學習並接受。沒有煩惱,自度度人,心無罣礙、無罣礙,遠離恐懼,沒煩惱 沒有貪瞋癡慢疑,沒有人我是非爭奪,苦中苦,樂中樂。

為苦難付出,接受佛法。福田是種大福田,是為苦難人種大福田。苦難是精神空虛與物資不足,在人群中種大福田。大地眾生皆由如來智性,奇哉奇哉!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圓明一性,本性在。

-護理學系-歐陽安琪老師恭敬筆記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