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發內心妙智之光 -2022年09月09日靈山會上●品書法喜分享

『潤漬眾生諸有善根,布善種子遍功德田,普令一切發菩提萌,智慧日月方便時節,扶疏增長大乘事業。』《無量義經德行品第一》

佛陀講《法華經》之前,以無量義的精神教育眾生,《無量義經》是大乘經典,也是法華的精髓,從人我的執著解脫,才能走上大乘的道路。佛陀已大乘法水潤漬眾生,期待人人能夠體會大乘教法,讓心靈的善念種子趕快成熟。甚至能夠生根增長,纍纍種子再播向眾生的心地,這就是「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

《無量義經》: 『扶疏增長大乘事業,令眾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常住快樂微妙真實。』《無量義經德行品第一》

佛陀就是用大乘法水來「潤漬眾生諸有善根-未種善根者令種,已種善根者令成熟,善根已成熟者令得解脫」。佛陀心所保護的這個大法,無非就是要入眾生的心。種子若入心才能夠伸根,還可以菩提增長開啟智慧,開啟智慧可以去除人我的執著,我們若可以去除人我的執著,我們才能夠解脫。所以「眾生無盡,我願無窮」,眾生還未盡之前,哪怕我們的善根成熟,我們還要不斷陪伴,不斷延續這分緣。必定要「布善種子」善種子就是要從成熟的樹來,菩提根、菩提樹能夠長大,能夠再結籽,纍纍的種子再生出來,才能夠『遍功德田』,所以「布善種子遍功德田」。

開學初的新生輔導: 五位外籍的修課輔導考驗,雖然有一些複雜,也花了許多時間,但能陪著學生走過,也藉機認識許多老師及各單位所要承擔的辛勞與成就。感恩大家的幫忙,期盼五位外籍生順利修課,盡快融入班級。「只要我們發一念心,心正、道正,菩提林立,種子成熟,就是遍功德田,就能普令一切發菩提萌」。


「智慧日月,方便時節」。什麼時候要施什麼樣的肥料與灌溉,這都是園丁要了解每一種植物的性。而最重要的就是要除雜草,因為養分被雜草吸收了,雜草的根、草會掩蓋了種子。像我們修行一樣,看到某人本來不歡喜,趕快警惕:我要去除煩惱,除掉惡緣,轉惡緣為善緣。警惕的心趕快起來,自然消除人與人之間結怨連仇的惡因。不只是除雜草,還要「扶疏增長」,就像大家學法當中用功,開始芸芸眾生都需要我們去化度,吸收了大乘佛法,各人就可以向有緣人去度化,所以叫做「增長大乘事業」,各人依各人的因緣,都可以去做化度眾生的志業。

「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 「期待人人能夠體會大乘教法,讓心靈的善念種子趕快成熟。甚至能夠生根增長,纍纍種子再播向眾生的心地」8月份萬榮地區訪視,二位兒家系畢業系友參與訪視,且承擔訪視報告內容的書寫,獲得我的母雞師姐的讚賞。我們正在透過教育與慈善志業,一起「合和互協」,從過去師生的關係,現在是慈濟志業世界裡的夥伴關係,一起付出體會人世間的苦難或得失,一起學習「常住快樂微妙真實」。

-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 胡美智老師恭敬筆記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