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早年講述《法華經》曾開示,「人人的心,都有一個菩提場,只是魔軍未破,所以要用很長久的時間,來破除無明網。」
「盤點自己的生命」,也是 上人給弟子的功課。想想這一生中做了多少有生命價值的事?做了多少讓自己感動的事?做了多少讓自己值得回憶的事?如果付出的多,就要持續發揮影響力,帶動更多人一起投入付出;若付出的不夠,則要自我勉勵,改往修來,身體力行關懷社會。

上人常說自我盤點,而在聽讀友分享近期工作經歷的過程中,發現每年的考核也是一種自我盤點,考核從幾個面向包括主管的評核、自我的檢核以及服務對象給予的標準。我發現考核也是一種很好的契機,因為如果都是只看到很好的面向,那就沒有進步的空間。
譬如在帶實習的時候,學生的成績是由寫的作業、老師的評量還有單位護理師的評分;而學生也會提供給老師教學滿意度,實習結束之後系上會通知學生給予老師的教學回饋。
但是從以前在公家機關任職被考核的經驗來看,其實考核對我心中沒有負擔,因為正向的來看就是從另外的一個鏡子看到自己。考績就是會有高有低,而人不要自己感覺被考績貼上標籤,最終還是要回到這個「價值」,「價值」在於服務的對象是否感到滿意滿足,或是有被協助解決到問題而帶給互動的人感覺圓滿的一種感受。這就是每天的一種績效,過得充實圓滿也是真正的績效。
像是改學生作業會努力改好,學生有時會驚訝地說:老師,妳改得比我寫的字還多;改作業的時間比我寫作業的時間還多。我覺得這就是作為師長,不因學生的資質或努力的差別,而改變自己的教學態度。
秋香回饋:「我也重視考核是自我調整的一個過程,正向的事實就是接受,然後調整自我,感恩有能被提醒的地方,就會有進步的空間。
-護理系 陸秀芳老師恭敬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