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愚癡- 2022年07月21日靈山會上●品書法喜分享

•經文《法華經序品第一》 是諸王子聞父出家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悉捨王位亦隨出家 發大乘意常修梵行 皆為法師 已於千萬佛所 植諸善本 

凡人每日都會製造無數個煩惱,將自己困住無法前進,我們常常將這些煩惱歸咎於環境及他人,是因為工作使我煩憂,是因為人際互動所以我很痛苦…等,但我們忽略的是煩惱的產生其實來自於自己,自己的心無法靜、思緒混亂,煩惱自然而生,若我們知道真空妙有,且時常保持知足、感恩之心,我想就算遇到一樣的事情,心境也會截然不同吧!

塵世間太多惱人之事影響著我們「梵行」,若每天我們為貪婪而工作,為利益而忙碌,究竟何時有空可以梵行呢?

許多人會誤以為梵行就要遠離人群,切斷一切懸念、拋棄一切慾望,但其實這是不對的,學習佛法一直都是在人群中學習,我們藉由互動、觀察去體悟道理,藉由面對體會去應證自己是否真的已經心無雜念,這才是真正的梵行。

上人開示 『在人群中,在世間裡,我們不能不懂得分別,到底什麼事可以做,而且該積極去做,什麼事不能做,而且要防止,不得行動、這也就是常常說要明是非。常常一句話,做你應該做的那就是「智慧」,去做不該做的,叫做「愚癡」;所以學佛,不只是要我們的心清靜,靜寂清澄,更需要在人群中,要能「善知諸根性欲」;是對的,是不對的,要清楚分明。』

我們常常無法分辨是非善惡,無法知道甚麼是該做,甚麼是不該做,有時就算知道了,也會忍不住就放任自己,究竟有多少人能做到「持一切善」呢?

這句話非常有道理,有些事情我們多做了,別人非但不會感到歡喜,甚至會心起厭惡,自以為是種種善舉,其實是幫倒忙,這就是愚癡!!若做好本分,時常幫助別人,周遭之人都感染此善舉,大家和樂融融,這就是智慧。

-醫學系 裕禮同學、卉莉同學、佳岑同學恭敬筆記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