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禪定,念念正思,才能引導自己和他者走在安穩的道上。
面對眾多不同背景,不同根機學生的老師們,也需心定念正,才能教導學生安穩身心。否則,心智尚未成熟的學生不經意的一句話,常常就能擾動了我們的心,觸發師者不當的反應,不但無法教化學生,更引來許多紛擾。
穎慧老師往生後,她的臉書上有許多學生的留言,其中一位學生寫到:『老師,感恩您的寛容與教誨。』
在許多則留言中,這則留言深深地感動了我,雖然我不認識留言的學生,但可以了解穎慧老師的包容和愛,影響了學生的生命。
「寛容」必需心定,而後正念的「教誨」才能讓學生入心。
『心定』,是對應外境,不起反應,心如大圓之鏡,不惹塵埃。是前額葉能評估杏仁核的情緒反應,加以化解。
『心定』,必需守戒,如規如矩,自然不生煩惱,自然正思正見。是前扣帶皮質迴能銘刻自小到大所習得的道德規範,決定面對境界的反應。
心定念正後,所展現的行為舉止自然能發揮影響力,改變自己及學生的生命,是謂導師。

導師者,
既知惡道之相,
故將引導行人,
令出於險難,
導人令入,
菩提正道者,
即佛菩薩之通稱。
-校長 劉怡均(明泓)恭敬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