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無量大乘之法– 虛空無量、眾生無量故心欲亦無量,學佛是期許自己成佛,並發心立願學習佛的心胸。人人雖本具佛性,卻因為自己心門太緊,只關注自我,汲汲營營自己的一方天地。所以學佛就是學習如何打開自己的心門,將眼界放寬,胸懷打開,讓被包緊的佛性有現出的機會。
但是人的習氣難調伏,所以佛隨順眾生心欲,對應對方根機、因時因人因地來施導,悲智雙運。所以在法華會上佛說大乘經、無量義經教導大家發大心立大願,入人群救濟眾生。菩薩所緣,緣苦眾生,無量義經正是強調修行不離社會人群,佛法在人間。為什麼天堂、地獄無佛可成 ? 因為天堂享福所以不聞佛法,地獄太苦也沒機會聞佛法,只有人間才是最好聞法學佛的地方。人間的我們比地獄有福,比天堂能見苦知福,所以我們應該要把握現在,用心聽聞。

剛好這週的培訓課程講的就是慈濟的歷史, 上人創辦佛教慈濟克難功德會後帶領著委員們一步一腳印的走入人群在花蓮、台東、宜蘭做慈善,讓我們學習到除了幫助別人,藉之長養我們的慈悲心,也要感恩對方給予我們造福的機會。在閱讀經典後加上我所看到的慈濟世界,仔細想想,眾生為了溫飽汲汲營營,眼光只侷限於自己的一方天地,也常常因為一些小事、意見不同而起爭執,現在因為參加了讀書會,有經典引領,善知識共修讓我眼界越來越寬,遇到挫折時,難免受挫,但仍感恩有學習機會。
-分遺系 游欣儀同仁恭敬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