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持品中,佛陀為以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為首的六千比丘尼眾授記,其中也包括了耶輸陀羅比丘尼(釋迦牟尼佛仍是悉達多太子時,出家前之妻,羅睺羅之母)。法華經中首度展現性別平等,男女皆可受記成佛,這在兩千多年前的印度是很難得的。
近代的高等教育,直到17世紀義大利的帕瓦多大學才授予第一位女性博士學位。第一位取得博士學位的女性是出生於義大利威尼斯的「艾蓮娜‧科爾納羅‧別斯科皮亞(Elena Cornaro Piscopia)」。艾蓮娜天資聰穎,在語言、哲學、數學、神學等領域均深入鑽研,博學廣聞。她在義大利帕瓦多大學達到取得神學博士的資格,但因為女性的身分,當時羅馬天主教會禁止授予她學位。艾蓮娜堅持不懈,在32歲時取得哲學博士學位,成為世界歷史上第一位女博士。

發行的紀代郵票
以X射線晶體繞射技術照得第一幅DNA結構圖的蘿絲琳.法蘭克福(Rosline Frranklin)博士1938年進入劍橋大學紐納姆學院(Newnham College, Cambridge),她在1939年就開始在筆記本上構思DNA的化學結構,並且畫出一個推測的螺旋型結構。富蘭克林1941年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大學學業,但是當年的劍橋大學並不授予女性(BA Cantab.)學位,因此富蘭克林只擁有一個「名義上的學位」(decree titular)。日後,劍橋大學才追認了Rosline Frranklin 的學位。
先前受記的五百阿羅漢、有學無學八千人、以及此品中的六千比丘尼眾,皆於佛前誓言:「我等於佛滅後,當奉持、讀誦、說此經典。後惡世眾生,善根轉少,多增上慢,貪利供養,增不善根,遠離解脫。雖難可教化,我等當起大忍力。讀誦此經,持說,書寫,種種供養,不惜身命。」
也就是請老師放心,我們日後當弘揚佛法,不論世人如何難以教化,我們會以大忍之力,讀誦、奉持、宣說、書寫,全心全力供養此經,縱失身命,在所不惜。
佛陀的受記弟子們發大心,力大願,弘揚佛教; 一生追求真理的科學家富蘭克林孜孜矻矻投身實驗,因長期暴露於x射線而罹癌症於38歲英年早逝,短短的一生不但照射了DNA結構相片,也領導了菸草鑲嵌病毒與小兒麻痺病毒的發現。有著博士學位的教授們,對於教育是否不論學子如何難以教化,都有為世間「增善根」的大願?對於學術研究是否有「我不愛身命,但惜無上道」的勇猛精進心?
-校長 劉怡均 (明泓)恭敬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