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師 – 2022年04月30日 靈山會上●品書筆記分享

能為大眾解說法華者,是為「法師」;

「法師」,亦有以法為師之意。

「云何名為法師?……佛告比丘:若於色,說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者,是名法師;若於受、想、行、識,說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者,是名法師。」《雜阿含經》

天地演繹宇宙大法,
山海靜訴人生真義。

做為大學教授,亦如說法之師,必需自身依法而行,並時時充實自己。

「如人渴須水,穿鑿於高原;
猶見乾燥土,知去水尚遠。」

成為大學教師之後,更要能自我覺察,是否時時進修新知,否則腦袋如同乾燥土,無法與時俱進,長出創意。如果一本講義教之萬年,以過時的知識,教育未來的人才,有愧「教授」之授記。

除了專業知識求新求精,品德修養更是重要。成為「法師」,要能
大慈悲為室
柔和忍辱衣
諸法空為座
處此為說法

有了這樣的慈悲之心,忍辱之行,無我之想,加上專業知識,才能真正作育英才,服務社會。

校長 劉怡均(明泓)恭敬筆記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