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月份的讀書會,從彼此的交流中學習到不一樣的觀點。本次的主題從生命意義、自我調適到外在環境。
我認為生命的意義就是把握每個當下,盡心盡力多做一些事情,希望當我離開時,人間還有人因為我所做過的事而記得曾經的。

因此就會開始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讓人人都滿意,但總是會遇到一些情況,甚至是壓力,可能就會有人說「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剛開始會疑問人轉是什麼,現在我覺得人轉指的是「心轉」,因為要轉換外在的環境很困難,也必須付出更多的心力,但轉換心念只要一瞬間,例如:當有人責怪我、或是擺一張憤怒的心情,我可能就會開始想我到底做錯什麼?我要如何改變,逐漸越來越焦慮越來越難過,但如果我換個思考角度想我自己明明有做好我的本分事,為什麼我還要沉浸在情緒中呢?對得起自己就好。

因此現在的我遇到讓自己不愉快的事情時,我會先冷靜一下轉換心態,或是跟身旁的人說說,消化情緒;此時身旁的環境很重要,在生活中需要善知識或是伯樂,引領我、陪伴我、提醒我,而這樣的環境需要自己塑造,多多與身旁的人結善緣,累積愛的存款,才能成為善的循環。
感恩有各位夥伴~讀書會一起繼續加油。
-傳播系 蔣宜妏同學恭敬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