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定、慧是修行非常重要的法門,又稱三無漏學。「漏」指的就是煩惱。
假如沒有戒,心就無法定;心無法定,是因為煩惱多。修學先守戒,心就能安定;心安定,才能智慧明瞭。
生而為人都會有煩惱,只是每個人因為自己的生活背景,在每個階段煩惱的事情都不一樣,父母的煩惱可能是經濟來源、可能是柴米油鹽、子女的煩惱可能是作業做不完。

有「煩惱」不一定是件壞事,它可能也是一個「動力」,但如何「轉念」是我們要學習的。

每周的分享都我們都會找書內的議題、詞來做延伸探討,發現每個人的理解與看法都有所不同。
書中的議題跟詞從有「形」的表面來看,其實都是一樣的,但在「無形」中,每個人經由不同的文化與教育背景的磨練後,就有不同的見解。
所以品書會期間,最期待的就是「議題討論」,透過大家不同看法的解釋,讓我能夠學習多站在別人角度去「換位思考」。
-人文處 陳健聰同仁恭敬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