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妙蓮華 -2022年03月29日 靈山會上●品書法喜分享

「佛心本懷,久思施展,唯凡夫獨善,不兼善他,堅執空寂,不求進取,佛預之謂。此時亦能聞法歡喜受教,如獲灌溉,得復萌芽,其本有之大乘種子,故說此大法,如雨大法雨。」(p.982)

佛陀說法四十多年,用很多的時間等待弟子們成長。根機小的雖聞法很歡喜,但只求如何脫離煩惱,所以他們很精進,但只是執於空,執在「靜寂清澄」,欠缺「志玄虛漠」。

成為上人的弟子後,除了平日的兒家系老師的工作及每個月的萬榮社區訪視,我花較多的時間關注自己的身心靈的健康。所以努力讓健走與慢跑成為美智日常,若當天可以健走一萬步或慢跑三公里,就是生活的一種小確幸。

然而,修大乘法,不能執著空寂的境界,必須不畏懼世間煩惱,提起勇猛心走入人群,兼善天下。發大心、立大願傳佛法脈。

所以,每個月美智協助二間幼兒園 (花蓮大愛幼兒園~學習區教保模式結合慈濟人文與羅東鎮立幼兒園~食農教育主題結合學習區) 進行專業發展輔導,看見二間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努力尋求環境改善,教保模式發展的探究,及提升幼兒教學品質的可能性,真的很感動。非常感恩大家在幼教現場的努力,所以我也要努力下班後,線上參與教育部所安排的專業輔導團隊研習課程。總是做中學學得更多,也期望自己進修所學回饋給親愛的幼教夥伴們。

因為承擔111學年度兒家系導師的職責,已經有12位未來的新生加入line班群,也與部分家長透過電話聊聊新生的職涯發展。以家長的角度來看待大學教育,學習體會家長的擔憂,也感受家長對慈濟辦學的肯定。這些新生和家長與慈濟有緣,也期望他們將來進來系上後,可以努力學習,畢業後成為慈濟體系的重要幹部,就如同他們剛畢業的106級學長姐,目前已經至少有8位在慈濟志業體工作(花蓮大愛幼兒園、托嬰中心,慈濟醫院,慈中附幼,慈濟基金會慈發處等)。其中一位慈發處的學長今年正發大心與種下歡喜心努力培訓委員中。相信會有更多有慈濟與佛法有緣人,慢慢會加入修行的道路,一起從獨善其身,進而為天下眾生。

此外,美智能與慈大的同事們一起共讀法華經,即便是培訓完成後,還是可以持續接觸佛法,努力修身養性,也持續深思佛法在人間的意義。所以未來不只曾接受培訓的我們能夠歡喜,能夠受教。美智常常所接觸的幼教老師、兒家系學生與未來的學生,都可能一顆小芽,若我可以持續澆水照顧,永不放棄。或者會有那麼一天,會更有更多的「小芽」一起歡喜,一起受教,最後可以「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共同發大心、立大願傳佛法脈。

-兒童教育與家庭發展學系 胡美智老師 恭敬筆記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