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慈用慧 悲智雙運 -2022年03月24日 靈山會上●品書法喜分享

於人間中 覺有情者 成等正覺 於眾生中 啟慈用慧 悲智雙運 拔諸世間 難堪忍苦
修學佛法,能體會佛心、入佛境界是目標,但必定要先在人間: 於人間中,覺有情者(覺悟之後度化眾生),成等正覺,於眾生中,啟慈用慧 悲智雙運 拔諸世間 難堪忍苦 這就是佛心,常說發菩薩心,就是覺有情者,人間多苦難,災難偏多,要了解世間苦的根源在哪裡?眾生無明,共業所成,如何才能使這世間的苦難減少,那必定要從人心調適。人心若調和→天下四大調和→人間平安無災難,若能到達這樣,救心、救世,這就是覺有情者的工作。

所以有這麼堅切的心,無論何時都在人群中,時時運用慈悲智慧,為苦難中的眾生救拔,所以人人都認得,所以名稱普聞無量世界,這就是菩薩在人群中,總共有八萬菩薩在這裡面,所以有菩薩代表。
其名曰 文殊師利菩薩 觀世音菩薩 得大勢菩薩 常精進菩薩 不休息菩薩 寶掌菩薩 《法華經序品第一》

上人稱呼我們各位同修,或各位菩薩,我們學佛必定要,將佛的境界為我們的目標,我們不可以在這中間休息,不要在這個中間存有自滿,我們要知道,菩薩是為了眾生而倒駕慈航,目標就是要和眾生,和我們一起到佛的境界,所以在人間中覺有情,我們要覺悟之後,要度化眾生,叫覺有情。 必定要向前前進,才能成等正覺處群入眾,我們必定要,「啟慈用慧、悲智雙運」,才能在人間中,拔諸世間難堪忍的苦。

-學務長 温蕙甄(慈珣)恭敬筆記


上人常常稱呼護理師的我們「觀世音菩薩」我常常在思考,千手千眼是護理師的代稱,但是學務長提醒了我,就是因為我們「隨時隨地出現」「給人安定與心靜」感覺,所以這就是上人期許我們做到的。

常精進菩薩讓我想起2022/3/20培訓,宣師父與我們分享,不是只有培訓委員需要精進,我們已經培訓過的委員更是需要培訓,因為 上人腳步很快,如果我們沒有精進,很快跟不上 上人腳步。
與大家共勉之!

-護理系 歐陽安琪老師回饋分享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