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過萬土 不離當處–2022年03月16日 靈山會上●品書筆記分享

《不請之師》

慈濟的四大志業都是證嚴上人一念不忍之心,從慈善而醫療,從醫療而教育,教育而人文所創建,並沒有任何單位或個人促請籌建,然而一旦啟動,即能獲得大眾護持,實踐了無量義經所云: 「是諸眾生真善知識,是諸眾生大良福田,是諸眾生不請之師,是諸眾生安隱樂處。」

組織內很容易有「界限」及「領域」的產生,主管們小心翼翼不僭越職掌,也是為了尊重其他單位,但往往造成跨單位溝通障礙,重要事項無法向前推動。

此時,可以成為「不請之師」,主動踏出善意的第一步,在茶水間、走廊上聊聊對想推動事項的概念,提出大致規劃,若是有益於組織及學校發展的構想,多數人不會反對。

有了第一層的溝通之後,再多方收集意見,尋求關鍵當責者的認同,共同在相關會議提出討論,多半能順利推動。這樣的「不請之師」,是學校裡難得的人才,主管們都能看見其重要性。

學校裡的「不請之師」越多,成為跨系所、單位協調的力量,溝通的橋樑,那麼學校的向前的活力就更具足。

感恩、尊重、愛」,是不請之師的必備特質,如果自覺理直氣壯,責無旁貸,忘了柔軟同理心,那麼可能同事見著了都會敬而遠之。

-校長 劉怡均(明泓)恭敬筆記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