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樹如供佛 敬樹如敬佛-2022年03月12日 靈山會上●品書筆記分享

今天是植樹節,若不能親手種下一棵樹苗,也要在心中感恩樹木庇護萬物生靈。

樹木吸收二氧化碳,經過光合作用後釋出氧氣,可減緩溫室效應;樹葉承接了懸浮的微塵,也淨化了空氣。

樹根保持水土,樹冠遮陽擋雨。

許多慈愛的父母就像無私奉獻的大樹(The giving tree),讓子女予取予求。

教育如植樹培材,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必須辛勤澆灌,加上適宜的溫度和陽光。

王子出家,寄身天地,依止於菩提樹下靜思、證悟、成佛、說法、入滅,故
「供樹如供佛,敬樹如敬佛。」

台灣的長輩常會提醒我們:「食果子,要拜樹頭。」意即常懷感恩之心,並常行感恩之禮。常懷感恩之心者能謙恭自持,長行感恩之禮者,能布施美善。

數年前到東馬沙巴亞庇介紹慈濟大學、延攬國際生時,認識了一位方師伯。他是知名的伐木業(Logging industry)鉅子,回想起第一次見到上人,他淚流滿面,深心懺悔,向上人表示希望能投入國際賑災,為眾生多多付出,以弭罪業。

他告訴我,上人只是輕輕地說,請他回東馬用心做環保。

這位方師伯不但回去認真做環保,同時開設了一家素食餐館,食物清淡可口,廣結好緣。

「供佛亦供覺樹,乃佛之所依;敬樹如敬其人,如不忍伐意。」(上人開示)

– 校長劉怡均(明泓)恭敬筆記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