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為世間說諦理–2022年02月28日 靈山會上●品書筆記分享

「悉」是普遍之意,「檀」為梵語「佈施」之意;悉檀(Shidhanta),是佛陀用以普遍教化眾生的方法。

悉檀有四: 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

「世」為時間,「界」是空間,「世界悉檀」之於人師,可理解為不分時間空間,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

慈大的教授,許多課裡課後,線上線下,有問必答。

大學生導師,更是無時無刻開著手機,深恐學生心情不佳、或夜間急診,漏失了電話。出國開會,實驗室會議線上如常召開; 天空學院,為全球志工授課。不分時間、空間,教育普及,是「世界悉檀」。

學生天資不齊,根機不一,觀機逗教,是「為人悉檀」。之於學生,不分智愚,皆信其有能力進步。

對於學生各別的缺點、習氣,以方法矯正之,如同開處方簽,是「對治悉檀」。

貪者,教觀不淨; 瞋者,教修慈心; 愚癡者,教因果緣起。

第一義悉檀」為人生真實的義理。
經師易得,人師難求,將教科書上的專業知識教給學生,許多老師都沒有問題,但己身的生命及體悟是否夠成熟,引領學生體悟人生的真義,就非人人可及。

因材施教,也看時機和緣份,觀機熟未熟,籌量分別,隨其根器,大則大之,小則小之,熟者成之,未熟者待之。

教育是醫心醫腦的志業,為師者除了專業時時精進,人品修養更要能為學生典範。
能教出慈悲濟世,為眾生拔苦的專才,是教育者最大的收穫。

⊙「度脫於我等,及諸眾生類,為分別顯示,令得是智慧,若我等得佛,眾生亦復然。」《法華經化城喻品第七》

-校長 劉怡均(明泓)恭敬筆記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