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淨慧 回歸本性-2022年02月25日 靈山會上●品書法喜分享

經過一個有史以來最短的寒假,感覺還沒有整理好情緒,就開學了。還好讀書會在過年前與過年後,還是準時開張,幫助大家法喜充滿,讓心清淨。過年前大家認真討論了「六度(度人,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萬行」,美智也在這些討論中回顧從培訓以來的學習,從招募會員、每個月的社區訪視與善款勸募,培訓課程與現在的讀書會,都持續幫助美智在佛法世界中精進。即便有佛法的教化,但總還是會有一些無明煩惱,佛法中認為無明煩惱的裡面,有很多奧妙的道理,所謂「煩惱即菩提」,其實就是說表面上讓你看起來那是煩惱,其實最曾透徹奧秘的地方,那就是具足妙諦真理。美智的無明煩惱主要來自自己的工作、家庭與身體健康等。

即便教學多年,面對不同級數的學生、不同家庭背景與學習差異的學生,每一年同樣的課程還是要做足準備,因應學生的個別差異,尋求到最佳的教學與輔導模式。此外,家有高齡婆婆,堅持獨居的老人家,飲食問題一直是我們小輩最擔心的,這二年大家持續與老人家討論各種可行性,雖然目前還無解,但是我們堅信應該還是會有一條貼近老人家的路途,就持續陪伴與溝通。第三則是身體健康,這是這幾年美智生活的重心,從不愛運動、到每天至少走路一萬步,或健走30分鐘以上,到現在可以跑操場九圈,預定三月五日要去跑太魯閣馬拉松五公里。這一段重新看待健康與運動的歷程,也是美智省思人生價值的歷程。

111/02/10讀書會美智分享一位師父請小徒弟去市場賣石頭的故事,故事中的師父對小徒弟討論世間萬物的價值標準,師父說:「石頭的價值標準,就看他(買者)的愛心,愛多大,那念心有多大。」原來人世間的價值,就是在那一念心。只要沒有貪著、煩惱,就會清淨,所以「般若淨慧,回歸本性」,我們要追求的就是佛的智慧,我們要追求的是去除無明,然後我們可能發現自己,這種般若淨慧,就是無漏的智慧,有般若淨慧,我們就會回歸到我們的本性。工作、家庭與健康的價值,都在我們的「一念心」中,這也可能是我們在培訓最後的圓緣大家一起體現「一念心」歌曲的用意吧。

一念心

 作詞:濟詠

作曲:濟詠

 

一念心 是一顆種子

一念心 是菩薩的心

師父引入門 門中好修心

心要定 心要定 不要因人亂了心

 

一念心 是一顆種子

一念心 是菩薩的心

繫緣修心 藉事鍊心 隨處養心

唯有一心 一心不亂 才能明心又見性

-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 胡美智老師恭敬筆記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