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 化城喻品》
「均兒:明天是妳的生日, 今天是慈悲日, 將20日禪修的功德予妳分享, 祝福妳福慧增長,身心安康, 校務順利圓滿。」
這是去年母難日前一天母親送給我的訊息。
母親領我親近佛法,或許也連結了進入慈濟大學服務的因緣。
父親則是自我小時養成我自律的習慣,以及許多技能,開車、溜冰、下棋、橋牌、游泳、基礎英文、打字、簡單機械修理等等,都是父親的教導。
父母親身體健康,很支持我投入志業,從來都只有體諒,不曾有任何要求。一點陪伴,就能令他們滿心歡喜。
父母親年紀長了,我們曾經很坦然地討論臨終議題。爸媽都清楚交待不希望過度醫療救治,遵循自然法則。

「沒有生死,只有菩提。」母親告訴我。
聽到親愛的媽媽這樣說,我六根震動,非常感恩。
父母恩重難報。爸媽叮嚀:「盡心盡力貢獻社會,就是孝順。」
去年生日前夕,接獲母親祝福的簡訊後,我回訊:
「感恩媽媽。也感恩爸媽的生育、養育、教育之恩。女兒 怡均 敬上」
親恩浩蕩,惟以法增慧能報。
-校長 劉怡均(明泓)恭敬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