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如如境 契如如智–2022年02月20日 靈山會上●品書筆記分享

面對人、事紛擾,境界變動,必須一心靜定,消融自我,才能啟悲運智。

權力、名位、金錢、感情、物業、成就等等,在一般價值中定義了「我」的存在意義,所以當此種種可能被移除時,人們心中就失去了安全感,往往以攻擊他者的方式保障自己的擁有,強調自我的正當性,製造許多煩惱。

其實,靜心想想,就算是「我」,也在每分每秒中消失,心識念念轉化,身體總有一天會壞死,又何須執著「我」呢?

浪起潮退,
春花秋樹,
境相流轉,
悲智心住。

若能練習放下我執,也就不難體會境界變化的過度性。既然是過度,就不會恆久,所以名、利、權、位、讚美、攻擊也終將成空。唯有努力每一個當下,創造有益人群,值得流傳的智慧才是究竟。

以如如智,契如如境,照見五蘊皆空後,方能度一切苦厄。

-校長 劉怡均(明泓) 恭敬筆記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