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覲諸佛 具菩薩道– 2022年01月10日 靈山會上●品書筆記分享

佛陀親自帶領諸位尊者打掃給孤獨園的故事是力行身教。


慈濟大學的每個院系,也會在教授們的帶領之下,輪流打掃校園週邊的環境。大家共同居住生活的社區,維持整齊清潔,人人有責。

有一回,一位長者告訴我,這是很好的生活教育,說她在日治時代,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掃地,掃完家裡的地之後,走路上學,學校也有清掃時間,大家再一起整理校園。

我們這一代人唸幼稚園、小學、中學時,每天早上也有清掃時間。小時讀的是高雄的文生幼稚園,記得有一輛色彩鮮艷的垃圾推車最為搶手,小朋友們都希望能推著那輛雙輪的推車全校收垃圾。修女們也會教導,保持環境整齊清潔,我們的內心能得平靜,天父也會歡喜。

小學時的清掃時間,好動的同學喜歡擦窗戶,可以爬上爬下,並且和隔窗的同學聊天。廁所鮮少有人認養,那時的導師阿密老師就說了,沒人掃的厠所就班長負責掃吧,老師陪妳一起掃。於是有一整年的時間,阿密老師帶著我一間間地教我如何使用塩酸,將每一間厠所打理地亮晶晶,至今我仍很感恩阿密老的的身教與陪伴。

小時候家裡住的是沒有電梯的公寓,樓梯間的清潔委由一位婦人打掃。有一陣子,婦人病了,樓梯間開始變得髒亂,於是阿嬤和媽媽就帶著我們動手清掃公共樓梯間。先由上而下將灰塵垃圾掃掉,再提著水桶一層一層沖水清理,而後拖乾。沖水的過程最有趣,至今仍是我童年的美好回憶。

掃到了公寓大門口,媽媽說,我們再把巷子掃乾淨吧,於是換一把大一點的掃帚,清理巷子裡的垃圾。

樓梯間與巷子的清掃,每個週末進行。不久,巷子裡一樓的隣居們就自理門前路,巷子總是乾淨整齊,我們家也不需花太多的力氣掃巷子了。

偶爾,會收到學生或家長的來信,表示已經交了學費,為何不能委由清潔公司打理,還要學生動手清掃校園週邊? 我都會寫一封信回應生活教育的重要性,希望能夠得到理解。

掃地,掃的是自己的心地; 維持環境的整潔,可使人心生歡喜。大地乾淨,萬物有序,我們的身心也會健康平順。

-校長 劉怡均(明泓)恭敬筆記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