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解持淨戒,是行菩薩道,則大乘等戒,皆清潔受持,而持戒就是入道之因緣」
學佛首要為「信」,深心相信,要用心體會,相信佛的教法能運用日常生活中,所以佛法是不離世間法,日常生活不脫離「戒」的軌道,也就是行菩薩道。
「內有如是不動心,外有如是持戒相」持戒才有入道因緣,在人群中能受持清淨戒,就不會觸犯罪業,也不會有所障礙,慈濟志工培訓需守十戒,可以預防我們的不好習氣和心性,透過守戒好好把心馴伏下來,防非止惡,心馴伏清淨了就能更領受佛法。而用法度心.度的不是別人的心是自己的心性。

「信解行忍辱,是菩薩道,則惡罵捶打皆柔和忍受;而忍辱就是入道之因緣」
不論人生多麼苦受了折磨,即使遭遇惡意對待,皆能忍受。當因緣果報現前,要有辱的心,這就是行菩薩道。如: 上人創慈濟世界,仍有不理解慈濟的人有不當的語言批評,上人仍堅持做對的事,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典範。
-人文處 田淑琴同仁 恭敬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