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持諸佛大乘經典 – 2021年12月16日 靈山會上●品書筆記分享

校務治理,教育學生,如同弘法,弘揚有教無類之理念,弘揚慈悲喜捨之精神,弘揚拔苦予樂之大願。

弘法可依循三軌: 一. 慈悲為室; 二. 忍辱為衣; 三. 諸法空為座。


  • 一.慈悲為室:弘經弘法之人應住於大慈悲心,對於各種資質的學生,各樣個性的老師,心懷慈悲,才能安住其心。
    • 2007年印度一部由阿米爾.罕自導自演的電影-「心中的小星星」,描述一位慈悲的老師以愛心和耐心陪伴一位學習遲緩、有閱讀障礙學生成長的感人故事。因住於慈悲心,老師得以協助被眾人放棄的孩子建立自信,發揮美術天賦,健康成長。在慈濟大學,我觀察到很多老師也有這樣的大慈大悲。
  • 二.忍辱為衣:為學校為學生付出的過程當中,一定會遇到挫折,覺得付出不被領受,而起了瞋念。瞋念一起,傷人傷己,唯柔和能伏瞋。
    • 「柔和忍辱」也是我自己必須常常披在身上的一件衣裳。
  • 三.諸法空為座:反觀自照心柔和,付出無所著,就能回歸自性,「坐於第一義空之座」。

慈悲柔和,無常無我,共同在教育道場中弘經,勉之。

-校長 劉怡均(明泓) 恭敬筆記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