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實不二 入於佛道– 2021年12月02日 靈山會上●品書筆記分享

求佛道是追尋宇宙人生的真義,高等教育的最高目標也在教導學子了解人生的宗旨,以及與宇宙萬物之間的關係。

「恆沙菩薩,種種因緣,而求佛道。」

求佛以及了解生命意義的方式,因各人天資(genetics)及環境因子(epigenetic factors)影響,各有不同的方式。

「聲聞」者努力聽聞佛法,「緣覺」者可透過觀察自然變化、宇宙運行而覺悟萬物有時,生命無常。「菩薩」則在日常中付出,關懷眾生,救苦濟貧。

「聲聞」和「緣覺」的理解都要能落實在「菩薩」行上,才能發揮生命的價值,是「會三歸一」。

我們在大學裡教導學生各種知識,使其了解生命發展、社會運作及大自然運作的原則,師生教學相長,是「聲聞」。也有學者在具備基礎知識後,經由觀察研究,發現了生命的奧義,是「緣覺」菩薩。查爾斯.達爾文在參與「小獵犬號」五年的航行之旅後,對於旅程中所見到的化石及生物型態種類分佈細心紀錄,詳加推論,發展出天擇演化論,解釋了生物多樣性,也成為生物學的基礎,是極具天份的「緣覺」菩薩。

許多慈濟志工沒有大學學歷,沒有博士學位,可能也不太清楚演化論,但只要人間有苦,社會有難,他們就結伴在第一時間前往救苦救難。921震災、大園空難、尼泊爾大地震、太魯閣火車事件—–長街陋巷,荒野曠土,哀號聲中皆可見慈濟菩薩身影。從中許多志工領悟了生命的實相,在面對自己人生的挑戰時,都能以平時聲聞、緣覺的佛法智慧因應,這是直接走入菩薩道,令人敬佩。

學士、碩士、博士都是許多沒有顯赫學歷的慈濟志工們所讚嘆的學術履歷,慈大師生更要以一己專業,為弱勢眼耳手足,為社會無私付出。
達爾文在發展出演化論後,了解萬物緣起相依,在自然中相互依存,故後半生努力投入物種保護,致力消除殘暴的奴隸制度,化知識的理解促進社會進步。

唯有投入利他的菩薩道,才能遠離聲色誘惑,避免與魔為伍,進而開啟自性智慧,發揮生命最大的價值。

~今為汝等,說最實事:初說三乘破諸魔外,名為真實;今復引漸入於一乘,名為最真實~

-校長 劉怡均(明泓)恭敬筆記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