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作佛 決定無疑 – 2021年11月22日 靈山會上●品書筆記分享

「慈悲喜捨」的校訓,刻刻開拓如大海般寛闊,如宇宙般浩瀚的「四無量心」。

11月是慈濟科技大學和慈濟大學的校慶月,慈濟教育志業體所有學校的校訓都是「慈悲喜捨」,「慈悲喜捨」是四無量心。

無量是像大海般開闊,開闊至大慈無悔、大悲無怨、大喜無憂、大捨無求。期勉慈大的學子們,除了專業紮實,也須具備四無量心,才能貢獻社會,利益眾生。

曾聽畢業的社工系校友,提起訪視個案時,面對複雜糾結的案例,很是無奈。然而,總是一念慈心,盡力協助,即使受到不當威脅,也不後悔。

有時醫學系和護理系校友會談到他們在醫療現場遇到的委屈,某些患者或者家屬可能因為不明白醫療也有極限性,而提出無理的要求,或失控的反應。很多時候,醫生和護理師們能夠忍辱,都是因為能體會病苦,一念悲心,付出無怨。

傳播系畢業的校友,深入新聞現場,報導人性光亮温暖,而非揭發隱私傷口,令閱聽大眾心生歡喜,不至憂愁。

各系的校友們,在人群中付出,要能不受染著,仍然心寛念純,大喜無憂。

習得專業,如果只是盤算著牟利,不但不能利他,久了自己的身心也很辛苦。所以,我們期待慈大人都能學習精舍師父和廣大慈濟志工「付出無所求,還要說感恩」大捨無求的精神。

期許慈大學子們都能時時銘記「慈悲喜捨」的校訓,刻刻開拓如大海般寛闊,如宇宙般浩瀚的「四無量心」。

-校長 劉怡均(明泓)恭敬筆記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