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是磨練自我的修行道場-2021年11月9日 靈山會上●品書法喜分享

菩蕯悲智

應機傳法

法華經序品貮P610-615

古雷音王佛時,彌勒菩薩是曾經與釋迦牟尼佛,同時發心,兩個人都同時修行,在同一尊佛的座下修行,彌勒菩薩修智慧,釋迦牟尼佛修慈悲,慈悲就是入人群,關懷眾生,度化眾生。彌勒菩薩較獨善其身,以了解佛的教法,獨善自修為主。

古雷音王佛時,準備入滅時為每一尊佛授記,誰未來前後將成佛,釋迦菩薩未來在娑婆世界當得成佛。彌勒菩薩,未來就是接釋迦牟尼佛也能成佛,大家心中有疑,彌勒菩薩不是智慧第一嗎?他對佛法透徹,為什麼現在授記,會是釋迦菩薩先成佛呢? 那時候,古雷音王佛知道大家心中有疑,開始就解釋,因為釋迦菩薩他修行兼利他人,眾生緣具足了,所以他先成佛。 彌勒菩薩,雖然智慧具足,不過他的眾生緣尚未具足,成就自己智慧容易,要成就眾生的緣比較困難,需要時間。

深刻感受到自修及入人群修行所成就功德差異及在慈濟不論是職志工作或志工活動,常有善知識提醒:「入人群渡眾生,要與人(眾生)廣結善緣」,「人群才是磨練自我的修行道場」。

你我都生存在同一個空間及環境中,相互成就也相互影響,若能像釋迦菩薩一樣,自修能兼利他人,那麼修行的深度及廣度是更為弘大的,影響力也更為深遠。

人群才是磨練自我的修行道場

典範人物學習,時時提醒自己,如彌勒菩薩習修佛法的智慧外,更要像釋迦菩薩將所得習的佛法智慧運用在自身及人群中去實踐,實踐產生的體悟,我想是會進入八識田內,那麼雖成就眾生的緣比較困難,需要時間去成就,只要菩蕯渡眾的思唯不變,最終往菩薩道不斷精進前行。

-人文處 田淑琴同仁分享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