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一天,修行無非,就是調伏我們的心: 心之理性 畢竟常寂 眉間毫光 集於心靈之光
我很喜歡這段的形容,人的心光就如同放大鏡般,放在太陽下就把光聚集起來,發光、發熱。其實我們本身就具備這個能力,只是平時並無聚集,太多慾望使我們分神,因此我們要學佛,學佛便如同放大鏡般,將我們平時鬆散、遺漏的聚集在一起,讓凡人也能在眉宇間發出閃耀的心光、智慧之光。
東方世界眾生 與佛因緣深厚 法傳東土緣殊勝 利根領悟深妙法
心如鏡,若我們將心鏡擦亮,時時面向佛光,如同太陽般,那麼便會將光芒反射的非常遠。這個比喻也很妙,不僅要讓心一塵不染、不被黑暗佔據;也要同時面對著佛,貫徹佛法、遵循善道,才會將這道光發射到非常遙遠的宇宙邊境。時時刻刻的自我提醒便是不斷重複擦亮心鏡的動作,只要心中在意,擁有這份善念,便會去做,那麼便會達到內心清淨。
-醫學系 吳同學分享

優婆塞者 近事之義 塞 言男也 夷 言女也 夜叉 捷疾鬼也 為四大天王 所屬神將
許多人的善往往是做給別人看的,在他人看不見之處便顯露本性。真正的善是對自己的約束,是自己道德的展現,與身旁是否有人並無關係,所謂[人在做,天在看],我一直都是相信的,畢竟因果循環,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一切的業都終會回到自己身上,因此小心謹慎、不動邪念,內心清淨,是學佛的不二法門。
-醫學系 侯同學分享
今佛世尊入于三昧 是不可思議現希有事 當以問誰 誰能答者
這一段的故事讓我很有啟發。佛陀在入定時,每一個人都參悟不一樣,所以有些人知道現在該做什麼,有些人不知道他們該做什麼。所以,這時候彌勒菩薩就出來做念。
這就好像有時候我對道理不太了解,我就應該要去找更瞭解的人,跟他們請教。不是不懂裝懂,留在原地強迫自己吸收,或是只是模仿別人的行為,而根本沒有知道說這樣做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這一個部分是我應該要好好改進的!
-醫學系 蔡同學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