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忍辱獅王因獵師身著染衣,雖中二箭,因對有德者形相的尊重,忍傷而亡。
獅王雖死,但獲得國王及舉國的尊敬,更為未來無量矌劫中與提婆達多的關係佈下善緣。
凡人著眼於此時此刻,今生今世之善惡,而佛陀則能了解累生累世的因緣果報。
惡人之所以作惡,有其無明之因。生長的環境,所接受的教養及價值觀,使得同樣為人,相同資質,卻長成惡人善人。然而人皆有佛性,惡人若具慧因,施以頓教,也可立地成佛。
多年前清大校長劉炯朗甫接任一個月,就發生令人心痛因貪愛而殺人溶屍的大案。兇手入監服刑,劉炯朗校長不斷去信勉勵,退休前更背了一大袋書,親自前往看守所探望。劉校長見到這位未能畢業的清大學生,在獄中認真做事,遷過向善,面容言行展現成熟平穩,很高興地說自己可以放心退休了。這位學生服刑多年後假釋出獄,以翻譯為業。我翻閱過她的譯作,行文流暢,用詞簡約,可以反映心中的清楚分明。
當年兇案發生後,兇手被形容為蛇蠍罪人,但劉炯朗校長在第一時間就單獨會面她,仍視她為清大學生,不曾對外解釋,不論公眾及媒體如何指責清大,劉校長都未多做辯駁。退休前劉校長仍掛念這一位學生,是教育家對「人人皆可成佛」的堅信。
提婆達多雖曾為獵師,射殺世尊,但在某一世中,也曾為仙人善知識,世尊才能具足六度、四攝、四無量心、三十二種大人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的身,並成就了佛果位上獨有的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神通道力等諸種功德,因此而成等正覺,廣度眾生。是以佛陀也為提婆達多及龍女授記,顯示了佛教中眾生平等,無論惡人善人,無論人畜男女,只要精進修習法華,人人皆可成佛。
「佛告諸比丘,爾時王者,則我身是,時仙人者,今提婆達多是。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令我具足六波羅蜜,慈悲喜捨,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十力、四無所畏、四攝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覺,廣度眾生。」(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校長 劉怡均(明泓) 恭敬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