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斷一分無明 成長一分慧命 -2021年11月2日 靈山會上●品書法喜分享

「盡諸有結」就是淨除一切煩惱


不復生無明的德,無明若不再生起,「德」就現前了。


「德」就是「得」,不修不得,不得就「無德」了,修行就是要去除煩惱,我們過去的習氣如何去除呢?我們要不間斷地修正日常生活中的習氣,就能斷無明。
斷一分無明,成長一分慧命,就是德,因果不亡曰有是說「因果」若還有,還有不好的因,結不好的緣,自然不好的報,這個果實一定還在,所以必定要從根斷起。

因果不亡曰有
即有為造作有業
受生之處

阿羅漢就是盡諸有結,才不會再惹來未來業隨身,又不知道要去哪裡投生?我們都不知道,六道中的根源未斷,所以造作就是六道,我們還在六道中輪迴,無法自己自主。
所謂倒駕慈航,乘願再來,就是我們自己的心與人間有約,那不是隨業,是發大心的菩薩;若是隨業,指由不得自己,在六道中要到哪裡也由不得我們選擇,這是我們的煩惱尚未斷盡。
這裡就是說斷諸有結,心若有煩惱、無明,法若入心都是短暫的,很快就漏失掉了,留著的都是煩惱,這都是我們的無明,就是因為「結」尚未除,所以我們必定要把結去除。

-學務長 温蕙甄(慈珣)恭敬筆記


世界越快,心要越慢~

忙中有錯,忙中有漏,
我們常常因為在忙的時候,心就跟著亂了起來,容易發生錯誤或漏失,所以在越忙的時候,反而越要讓自己的心定下來,好好的跟自己對話,心靜之後自然就能定,定之後才能看清楚事情的脈絡,做出正確的決定。
-人文處 郭芝穎同仁回饋分享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