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性利鈍 說法無量 – 2021年10月25日 靈山會上●品書筆記分享

《根性利鈍 說法無量》

今天 (2021/12/25) 應台大神經科學中心之邀分享,現場有約百位的師生聆聽。

我自訂的題目是「法華與腦神經科學」,準備了近日的品書心得,以及從腦神經科學的角度對慈悲利他和修行的理解,加上慈濟四大志業發展的介紹,希望讓學界更了解上人的思想以及慈濟對台灣社會的貢獻。

中午在精舍午齋過後,即搭火車前往台北。下了火車,往台大的車上,接到某學院院長的訊息,說下午開院務會議,對於某系未來的轉型發展進行討論。學生們對新的規劃都很支持,但有一兩位教授不是那麼同意。

若是以前擔任教務長時期的我,應該會告訴院長:「別管那些教授了,對的事,做就對了,何況學生也很期待。」

但現在,日日薰法,也會努力將 上人教導的智慧應用在校務治理上。

我告訴院長:「學生支持,表示我們方向對了;教授尚不能接受,一定有其原因,我們再想辦法溝通。尤其其中一位K教授,我讀過他寫的論文,雖然不是我的領域,但寫得很好,與他接觸,也可感受其資質純淨聰慧,是利中之利者,根機很好。不過,可能心裡有什麼結,打不開,生活上有什麼困難,我們多陪伴,或許就可成為一同為院務及校務努力的好夥伴。」

院長也同意,只是覺得得花很多的時間對話。

如果一所大學的老師學生好比花草樹木,院長們就是園丁,園丁們都有灌溉照顧之責,真的不是普通的幸福。

到了台大大講堂,主持人賴文崧教授介紹我與出席的幾位教授認識。有些教授是老朋友了,有一位教授,初次相見,竟然就是K教授的老師,真的不可思議,當場一股電流貫穿全身,感動且歡喜,相信佛在看顧著我們,看顧著慈大。只要有心,慈悲感恩,菩薩湧現,因緣合和。

我向K教授的指導教授感恩,感恩她用心培育出這麼好的學生,在慈大服務,對學生很關心,對教學很投入。K教授的指導教授說,我也很喜歡這位學生,天資聰穎,但近年可能某些原因,心中有些創傷,還請校長多關心。

我也是這麼感覺,只要能設「法」接引,k教授本身會長成大樹,綠蔭也能庇護青青學子,嘉惠大草、中草、和幼苗。我邀請K教授的指導教授來訪慈大,一起和師生們座談,協助我們的系所向陽成長。

一場分享之後,年輕的台大學子們提出了很好的問題,我勉勵這些與我相差三十屆的學弟妹們:「能進台大是根機很好的天之驕子,更要能憐憫眾生,慈悲利他,他利自利,別辜負了父母的栽培養育」「證嚴上人29歲就發心立願,入群度眾,拔苦救貧,各位同學再過5,6,9年就29歲了,一定要立下為社會服務的大願。」

夜晚走在椰林大道上,感受佛在心中,法喜充滿。

-校長 劉怡均(明泓) 恭敬筆記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