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說聲聞受法,就是聽到佛法就要去了解,是真的就要深入道心。
看到九十八使煩惱,我就想說為何這麼多煩惱呢?原來是三界六道的煩惱,就是各式各樣的煩惱,以前以為三界就是天地人,但其實是阻礙修行的人。
立定修行後,三界魔王就會想辦法阻礙修行。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見思惑就是統稱煩惱,道果就是佛道的正果。
以前聽到【聲聞受法】,我以為只是耳朵聽到,其實也不是這麼簡單。聲聞在梵文是傾聽者,廣義是信徒,以佛陀為師,遵從佛陀言傳身教,持戒修行。
上人說聲聞受法,就是聽到佛法就要去了解,是真的就要深入道心。依教而來依教自利,原來是吸收法的力量是自利。
總結一句就是我們要有戒、定、慧,才能夠破見(惑)思惑,這樣內心的煩惱、無明才能去除,慧命才能安定下來。
佛教最基本的修行,學佛修行的基礎,
「戒」就是諸惡莫做,修一切善,眾善奉行。
「定」就是謹言慎行,不要受過去現在未來可能產生的煩惱,定下心。
「慧」就是言行分寸拿捏得宜,學習到正法,依據正法修行,有足夠的智慧拿捏行為。
而讀到煩惱賊,「賊」這個字我很好奇。原來「賊」就是煩惱偷走佛性,殺煩惱賊不是殺,而是用銳利的智慧驅走煩惱,遠離無明。
因就是比丘,果就是阿羅漢。
「應供」
「利供養」就是物資供養;
「敬供養」就是對出家眾的禮敬;
「行供養」就是隨著佛法修行。
行菩薩道,從慈濟人我們可以知道如何該學,如何去改變。
記得以前有人以前問過 上人,勢力的人若只是想要名,那為何我們要接納他呢? 上人說就算是一開始是假的,但是假久就會成真。我覺得這很有道理,一件事情做久了,就會改變習性,也會影響旁人,到最後就會醒悟就會走正道。
我覺得這就是為何要有教育,慈濟人文的培育之下,會有一個共識就會有共行。今天有機會聲聞受法,作為弟子的我們就應該要深入道心,好好的修行。
-分子生物暨人類遺傳學系 游欣儀同仁

護理系歐陽安琪老師回饋:
「聽到欣儀提及慈濟辦教育的事情,我有一個感觸,10月1日承擔精舍師父與教育志業雲端品書飲水的主持。我閱讀了很多 上人對於創辦教育期許的文章。
上人對教育的期許,提到『社會的希望人才、人才的希望在教育、教育就是希望的工程。』。上人期許從小開始我們就是有人文的薰陶,相信每個人都是有愛的。
上人有一次在志工早會說到,我們都在慈濟裡面成長學習,學習做人處事,但其實最害怕的就是弟子成就了能力,但是慧命是否能有增長呢?我覺得這段開示讓我感觸很深,自利還要能利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