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 藥草喻品》
四無礙智 善說度眾

佛陀對眾生說法,具備「善說法、義、詞、樂說,四無礙智」,老師們也可運用於教學,是很重要的法則。
「法說無礙」
「法說無礙」,序事有條,序理按時。學者在演說專業,必需看場合,對應不同的聽眾的背景及需求,在對的時間點,有條理地將資訊或知識傳達,就是法說無礙。
上個星期四晚上從精舍出來,正巧遇見一群高雄屏東的醫療志工,坐在長廊上知心相契。志工們問我可否和他們談談,由於一個鐘頭後有一場與美國大學的線上會議,於是我們把握了十分鐘的因緣分享。
本來我想向志工們介紹慈濟大學,但發現醫療志工們對於疫苗的資訊、副作用及新冠疫情更急於了解,於是向志工們詳細地說明了疫苗種類,副作用的不同,以及抗體、抗原知識。雖然只有短短十分鐘長廊木地板上的分享,但志工們都好專心,我這位臨時的不請之師講得也很開心。
「義說無礙」
「義說無礙」,義是真實的道理,「若於應機,隨時有所說法,皆是真實,無有虛妄」。教師教學,首重真實,特別是對於實驗結果的闡釋,不能低估,更忌誇大,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
某一種藥,在細胞或動物實驗上有抗發炎的效果,如果還未進入臨床試驗,就不能說可以治療某種疾病,只能說有希望可以應用在臨床治療上,結論不能「跳太遠」(jump too far)。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 真實不虛,義說無礙。
「詞無礙智」
對應不同年齡、背景的聽眾,以其能理解的語言文字將知識清楚傳達,是「詞無礙智」。專業人士,解說分享時切忌賣弄專有名詞,對於醫學院的學生,可以直接說SARS- CoV-2,但對於醫療志工,要說「造成新冠肺炎的病毒」。對於大學生直接說抗體-抗原,面對中小學生,要加一層解釋,說明抗體就是幫助人體對抗病毒(抗原)的軍隊,有很多種,就好比國家的軍隊有空軍,陸軍,海軍。如此,小學生就算不能百分之一百明白,也可以懂個六七成,如果再輔以圖說、動畫,就更清楚了。
「樂說無礙」
知識人傳播知識責無旁貸,有機會,在適當的場合,地點,能樂於分享,推動科普、醫普、法普等一般大眾較難深入的專業知識,是「樂說無礙」。
-校長 劉怡均(明泓)恭敬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