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透過眼、耳、鼻、舌、身五大感覺系統所吸收的知識,可以運用為日常生活及工作所需具備之智能,是為「成所作智」。
各種學科知識及技能,運用起來,巧妙不同,差別在於是否具備「妙觀察智」。教科書上對肺癌細胞的描述是一樣的,但對於肺癌的治療,不同的期別是否需要手術,是否放射治療,是否化療,用哪一種標靶藥物,就依每位醫師對於病人整體的了解而有不同的判斷,所以醫學也是藝術,良醫需有「妙觀察智」。
同樣的實驗程序,但每個研究生做出來的膠片圖就有優劣之別。所用抗體的品牌,結合的時間長短,都有賴「妙觀察智」做出最優化決定。
我們是否能運用所習得的智能,救度眾生,無所差別,則需轉為「平等性智」。醫者不分貧富,皆予治療; 師者不分智愚,有教無類; 法者不分階級,公平審理; 是知識人的「平等性智」。
能夠轉知識為智慧,一心無染,利他為上,即回歸最真純的「大圓鏡智」。如同今夜高掛天空的大圓明月,自然成就,恆常皎潔,月光暖眾,無所差別。

敬請指正,祝福大家中秋愉快,闔家平安。
-校長 劉怡均(明泓)恭敬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