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行合一 自當作佛 -2021年9月18日 靈山會上●品書筆記分享

《法華經 信解品》

心行合一 自當作佛

真實法入心信解行正,真如智契理心行合一。

公元十三世紀初,金末元初的思想家、天文曆法學家、教育家許衡曾任當時的國子祭酒,相當於當時的教育部長。

圖片來源於網絡 https://reurl.cc/EZnnQ0

許衡教導漢族學生,也耐心培育不懂漢文的蒙古子弟,愛護學生如同自己的孩子,但教導他們做學問、應對進退非常嚴格,堅持六藝必需精通。

許衡認為學生本性仍然單純,可以專心學習,如以成人之禮對待,讓善良有德的教授教導他們,成長後必成國之棟樑。

一年盛夏,許衡一群人行經河陽,路旁有果實累累的梨樹,眾人爭著摘取食之,但許衡仍坐在樹下,如如不動。

有人說,現在世道這麼混亂,梨樹應是沒有主人的,就摘一顆梨解渴吧。

許衡回答:「梨無主,吾心獨無主乎? 人所遺,一毫弗義弗受也。」(梨樹或許沒有主人,但我的心有主。別人遺落的物品,若不合乎義理,是不能接受的。

許衡曾任左丞,定官制,撰呈治國綱要。他直言不諱,與當權者理念不合,說辭就辭,不戀名位。他一生致力教學著書,與幾位當時的天文學者商訂授時曆,他們算出一年為365.2425天,這個數字比後來天文學家測出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只差26秒。

許衡去世時,四方學者以及他的學生都遠道而來悼唁,不捨聚哭。他能獲得同代學者和學生的尊敬,因其治學利他,自律嚴謹,莫見乎隱,莫顯乎微,心行合一。

-校長 劉怡均(明泓) 恭敬筆記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