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悅諸佛本懷-2021年9月07日 靈山會上●品書法喜分享

天降花雨各有意涵,讓心能夠安定,莊嚴佛陀的說法會。閱讀著天雨如華(花),我也很好奇查了四種不同的花的形。

四種華:
舊譯小白、大白
小赤、大赤
小適意、大適意
小柔軟、大柔軟
今以適意柔軟釋之

上人開示為何佛陀眉間會放毫光,佛陀靜坐時刻,光放東方萬八千世界。佛陀講經都有放光的瑞相,因著眾生根機,觀機逗教,為不同眾生而不同的光。眉間放光,也是佛三十二相之一,應機、應境的時刻。
上人也提到人人都有一個心光,心的光,人人本具。
我們要學習佛陀的智慧,收放自如。

-人文處田淑琴同仁分享

佛陀白毫相光遍大千

佛陀在靜坐在眉間會放光,
毫光 這光是心念無雜才會產生,
光芒也會應機而不同。

試著以物理學的角度思索,
光可以傳遞過真空境界,
聲音則是靠媒介,若是中間被擋住就無法傳遞。
但是光可以穿過真空傳遞,
整個是真空的境界,
如佛光可以普照在任何一個角落。

其實我們在念經文,
其實是有科學概念在裡面的,
是種有意思的體會,
能用心體會的,
每一個人都可以透過修行放出每個人的光,
到達不一樣的範圍,
光對黑暗恐懼狀況的人是很有感受的。
如果我們可以放一些光,
光在物理來說亦是帶有熱量的,
就如同我們說光是可以溫暖人心的,
只要我們潛心修習,
柔軟與溫暖的心念就能有光芒帶給大家。

-顏瑞鴻副校長分享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