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無量大乘之法 -2021年9月02日 靈山會上●品書法喜分享


法華的精髓在無量義經

上人開示人人的生活,都不離開自己心靈的世界,其實除了我們自己以外,應該要把這個心再擴大。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量周沙界,宏觀天下,就是對世界都了解。世界雖然紊亂,
但成佛過程就是打開心門讓心靈清淨,能夠明了本性現前。所以我們要了解:
以虛空無量故
世界無量
眾生無量故
心欲亦無量

有一句話,「無量的世界,無量的眾生,無量的心欲」。這麼多的欲望,我們一定要打開心門,才能宏觀天下。人人本具佛性,為何怕不能成佛?其實修習或培訓到現在,我一直到現在都覺得戰戰兢兢,若有人問起我:慈濟人與委員在做什麼?擔心有時候或許還不是能夠回答得非常清楚。

一花一世界
一葉一如來
動植物都有不同的世界,每一個人所看見的世界,看見與內心發想的。 上人有提到說,可以把你內心現在所想的,很誠意、老實,寫出你現在在想什麼?你所期待的是什麼?
這句話讓我聯想到,我在經歷一些困難的時候,書寫是很有力量的,當很誠意的寫下來在想什麼,不論好壞,寫下想法,我覺得是很有力量的。
文章中說把發的願寫下來,正向的希望,行菩薩道的欲,上人期許我們很認真地走菩薩道。


隨順眾生心欲,調伏眾生習氣,應時、應地、應機施教。

我們其實眾生所造的業,善惡無記都在習氣當中,不論是善或惡,我們自己都要能夠時時反省,該做好的必須要做好。這段時間與學生互動中的思考,就像培訓時會請我們思考為何選擇要培訓。當初我是在思考說未來幾年後退休,找一個對人類對社會有貢獻的地方,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來做一些事情,一心一致不變動。
現在還在教育線上,平時我們對社區的人很有耐心的在互動,但是對於自己的學生,是否也可以更放慢腳步多了解一下學生。看到文章說,佛陀不忍眾生受苦,所以倒駕慈航回到人間。 上人提到隨順眾生心欲,調伏眾生習氣,應時、應地、應機施教。身為教育工作者,讓我思考如何可以做到「應時、應地、應機施教」,考驗自己當老師的角色要做得更有彈性一些。在疫情中陪伴學生在施打疫苗與去實習的身心狀況,有一位家長與我回饋很感謝學校,很開心把孩子送來慈濟,從入學從導師到系上都能關心,一路能夠拿到教保員的資格。現在家長都很願意和親朋好友說慈濟教育很好,氛圍很好。

看到佛陀走入人群救眾生,也讓我思考到未來還可以去看看偏鄉幼教的工作。菩薩所緣緣苦眾生,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兒家系 胡美智老師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