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慈愍心 精勤修習
許多學者都很認真,夙夜匪懈; 我們也常告誡學生,研究生沒有週末,學術研究,不進則退。常常,清晨,夜晚,週六、週日,看著勤耕樓的實驗室內仍有老師同學趕著進度,就覺得充滿希望。
一回出國介紹慈大,同行的年輕同事未帶筆電,一時忍不住,提醒他在機場候機的每一刻鐘,出差在外的旅宿夜晚,都是整理思緒、備課、或者寫論文的寶貴時光,筆記筆電應隨身攜帶。一行兩行,把握時間,逐字成稿。
精勤修習,學者本份。然而動機至為重要,精勤是為了名利,達標後難免空虛,過程中可能求快而失踏實。精勤是為了以學術研究度眾,解決重要社會問題,發展創新知識,或者促進醫學進步,發慈愍心,有益眾生的精勤修習,若有疲累,亦覺歡喜。

失去了慈愍心的研究,趨向功利,稍為偏差,可能破壞環境,危害眾生。1959年瑞典的科學家Sten Gustaf Thulin 發明了第一個塑膠袋,初發心是為了防止紙袋的使用造成森林樹木遭過度砍筏。愛護山林,其心慈愍,但塑膠袋的發明卻完全走向了與環保相反的方向,所以科學研究者必需更謹慎,對於研究發明結果的闡釋與應用,應縝密思考,以免悖離初衷,造成遺憾,甚至危害。
菩薩所緣,緣苦眾生,學者當發慈愍心,精勤修習。如是時間,諸佛同音。
-校長 劉怡均(明泓)恭敬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