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持剎那初發心 -2021年8月20日 靈山會上●品書法喜分享

無量大悲救苦眾生,是諸眾生真善知識,是諸眾生大良福田。是諸眾生不請之師,是諸眾生安隱樂處,救處、護處、大依止處。


看到這段感受到佛陀教導我們時時看到別人的需要,自己也走過很多的困難,感覺到一份同理別人需要的心很重要,要勉勵自己發大悲心,利益眾生。為什麼發宏願?因為不忍眾生苦!發大悲心願、利益眾生,是我們的本分。自己經過一些苦,將心比心,讓對方減少苦,這就是我們的本份。
有時候為什麼不會有大悲心?因為我們自己的心被烏雲蓋住。但如果我們發大悲心有甚麼好處呢?讓大家得到歡喜安穩快樂。
最近看 上人開示有個啟發,十幾年來 上人開示各地苦難,我發覺是提醒我們,很多人都想得到快樂,但是追求快樂的方向和方式有些錯了。 上人大智慧讓我們認識世界就是很多不方便的地方,無可奈何的地方,但是這就是一個真相,讓我們去找原因。在每一個當下,發揮良能、發揮大悲心,讓大眾得到歡喜快樂。
我們是否可以在每一個當下?常常我們會用自己的慣性來處理,造就可能種下很多以後痛苦的種子,練習轉換看到人事物的當下,勉勵自己發大悲心。如果聽到不太順耳的話,是否自己放下很多的執著去同理,發大悲心同理別人也支持自己,讓自己真正的快樂與安穩。-秘書室林學仁顧問分享

護理系陸秀芳老師回饋:「看見別人的需要,看見別人的痛苦改善或是快樂,因而自己才會感覺到知足與歡喜,這非常重要。
最近擔任藥害基金會教育訓練課程演練的老師,我要引導課程學員試著看見人與人之間的衝突的時候,是要看見彼此的需要,衝突發生都是在保護自己的立場,但是這樣其實雙方的傷害會更深,我們練習善意的溝通,看見彼此的需要,達成一種協議。
但是我有讀了法華經,我覺得很通,經文中提到做人做事的經驗,應用在我擔任課程講師都很通達。


因無明、煩惱,那種熾盛的心,很懊熱的心因接觸法水而洗滌。

教務處林楷原同仁回饋:「這次我在辦理後中醫考試,因為疫情而延長了考期幾次,讓我的心理壓力有點大,一些細節或是待人接物上,有一些脾氣來的時候,當下我自己不會覺得錯,但是有些人提醒我的時候,我就會覺得說自己應該可以做得更好。剛剛學仁師兄分享:「當造成大家不愉快的時,自己就要好好的檢討」,這句話我很受用。
在我看到序品第1030頁講到【一切為心照,心境啊!就是一切法】,這對我是當頭棒喝,因為這段時間我因為辦理考試,壓力很大,有很多負面的情緒。我看到這段經文「因無明、煩惱,那種熾盛的心,很懊熱的心因接觸法水而洗滌」,我真的後悔忙碌辦理考試的這兩周,沒有持續來參與品書會,沒有和大家聚在一起分享、討論與聆聽彼此的心得,之後我都一定參加!


傳播系葉延盈同學回饋:「很感恩今天有機會聽到師長們的心得分享。學仁師伯的分享依舊讓我收穫滿滿,我真的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特別是如何去照顧自己的情緒和待人處事,如何可以做得更好。感恩學仁 師伯一直都給我們樹立很好的榜樣,也很感恩師伯每一次的經驗分享。今天還聽到楷原大哥準備後中醫考試的一些心路歷程,我覺得真的很不簡單。疫情之下,學校還能夠規劃得這麼好,從很多小細節就能看得出學校真的很用心。整體聽下來,從籌備團隊的分享,到監考師長和曾經的是考生家長的陸秀芳老師的回饋。我衷心感覺如果我是考生,在很多因疫情不確定的情況下來慈大考試會很安心。感恩每一位用心付出的師長!讀書會依舊是那一個可以幫我們大家充電的「充電器」,而且是快充!延盈還有太多要學習的地方,還請多多指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