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信謀大事 -2021年8月15日 靈山會上●品書筆記分享

《法華經 信解品》

立信謀大事

每年科技部計畫審查結果公佈,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未通過者,有人會說,是審查不公平,不了解我的研究設計; 有人會說,在學門內無相識者,不知我的功力。

科技部的審查制度,從二十年前演化至今,已算相當健全,如果持續有品質不錯的論文發表,計畫內容也有新意,通常都能獲通過。即使有不公的情形,也不會是長久。學門的選擇,必須正確,若投錯了,有些學門會提醒申請人改投更適合的領域,非常友善。平日多參與學會發表,讓同領域的學者認識自己的研究是很重要的,也能得到良師益友的支持與建議。

即使經費有困難,重要的是熱情和決心,只要能提出重要的問題,克服一切困難加以研究,產出心血結晶,經費自然而至。如果只想著,沒有經費做不了什麼事,不敢做,也不願去做,心志就先貧窮了,那麼也成不了大事。

現代神經科學之父-瑞蒙.卡哈爾(Santiago Ramón y Cajal)
大腦之美:神經科學之父卡哈爾,80幅影響大腦科學&現代藝術的經典手繪稿(采實文化)

貧窮志弱不圖強,缺少信心謀大事,甘守小法不樂大,心念一轉實無難。

現代神經科學之父-瑞蒙.卡哈爾,學術生涯中就著一只單眼顯微鏡,一枝素描鉛筆,以及改良的「還原硝酸銀染色法」,描繪了大腦中完整的神經元並發展出「神經細胞獨立並不相連」的觀點,促成了日後「神經元學說」(The neuron doctrine)的建立,並與他持不同神經系統理論的高基(Golgi)共享1906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奬。

卡哈爾和高基時代,沒有科學經費申請及補助制度。看看卡哈爾的實驗室應該比現在我們所擁有的空間還小,設備更簡陋,但卡哈爾在他小小的實驗枱兼書桌的枱面上描繪出了數百幅美麗的神經細胞及組織圖,成為傳世經典。

卡哈爾脾氣不好,與同個「學門」的高基對神經系統的見解不同,立場對立,甚至在諾貝爾奬頒奬典禮都還爭論個不休,但卡哈爾慧眼賞識「高基染色法」可突顯神經細胞型態,加以改良應用之。故學門之中,有敵有友,見賢思齊,砥礪精進。

百年前的科學家前輩,貧窮志堅,我等後輩實應深自反省。

-校長 劉怡均(明泓) 恭敬筆記

參考資料來源:

1. 瑞蒙卡哈維介紹: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C%A3%E5%9C%B0%E4%BA%9A%E5%93%A5%C2%B7%E6%8B%89%E8%92%99-%E5%8D%A1%E5%93%88%E5%B0%94
2. 大腦之美:神經科學之父卡哈爾,80幅影響大腦科學&現代藝術的經典手繪稿(采實文化)The Beautiful Brain: The Drawings of Santiago Ramón y Cajal, Larry W. Swanson, Eric Newman, Alfonso Araque, Janet M. Dubinsky, Lyndel King, Eric Himmel (2017)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