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 信解品》少欲多善 慧德豪富
1994年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生效,至今27年,全球已有196國家締約,2 席觀察員。該公約目標在透過各項規定,逐年減少温室氣體排放。
每一年,各國元首聚集各次環保及氣候變遷相關峰會,大膽承諾減少碳排,更有許多國家宣誓2050達到淨零碳排,但實踐誠意有限。
根據美國國家及海洋大氣總署(NOAA)的資料顯示,1995年至今,全球平均温度較百年平均温度(1901-2000)仍逐年上升。「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預估21 世紀全球表面温度有可能進一步上升0.3-1.70C至2.6-4.80C。
近幾年極端氣的影響更為明顯,暴雨、野火、熱浪、乾旱、冰融,公約顯然發揮不了太大的影響力,各國領袖雖知情況緊急,但顧及工業及經濟成長,實踐承諾的程度有限。
公約救不了地球,唯「少欲多善」的心力及行動能力挽狂瀾。
氣候變遷與人類活動的關聯密切,這一場新冠疫情正好讓我們靜下來反省,改變生活形態,降低欲望,回歸儉樸,為全球永續盡一己心力。
在家的時間多讀點書,增長智慧;少出門或上網採購,減少消費;避開人擠人的大眾運輸,走路健身;蔬食護生,清淨口慾;健康生活形態帶給我們的,是無比豪富。
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在華嚴的境界裡彷如一顆塵埃,地球上的萬物眾生更是微小的組成。然而,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人類若能回歸清淨本性生活,培養的廣濶心量不但能保護地球,更能包容萬境,理解生命終究真義。
-校長 劉怡均(明泓) 恭敬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