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華經 信解品》淘汰樂小 策勵上進
上人講了一個多月的「信解品」,日日講,慢慢講,細細講,總是不斷提醒我們要發大心,立大願,以小向大。今日又再一次告訴弟子們「淘汰樂小,策勵上進」。
正是這樣恆持精進,守志奉道,所以 上人可以從一方小木屋,三位出家師父,三十位家庭主婦,每日五毛錢,到今天四大八法,全球慈濟。
所以,身為四大志業主管之一的大學校長必須以師為範,信願力行。
「東部偏遠」,「人才難覓」,「資源不足」,「招生不易」都不成為理由。重要的是,今日的我們,是否有「淘汰樂小」,「策勵上進」之志。
世界知名大學牛津、劍橋、以及哈佛,最初都是宗教團體支持成立,除了培養神職人員,也培育學生追求生命真義,大學日漸演化為專業養成,知識創新之所。
英文「大學」為 “University”,此字源於拉丁文,由”Unus”(一),以及”versus”(依循特定方向)兩字所組成,意即「依循某一特定方向(目標)」,也就是「守志奉道」。
東亞大學源起於春秋戰國時期。禮記「大學」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德、親民、至善,亦即自修利他,追求真理。讀書人自古被尊為「士」,「士志於道」,「能斷物疑」。若是自許為「士」,又不志於道,且「耻惡衣惡食」,那真的不知道怎麼說才是了。
-校長 劉怡均(明泓) 恭敬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