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華經 信解品》發起大心 趣入妙道
發大心走向成佛之道後,更要堅持信心,於己身,於眾生,於小處,於大千,實踐佛法,反觀自省。
不斷精進,才能信心堅定。學佛及治學如果懈怠,就容易流失信心。某時某刻研究成果斐然,信心大增,即發願再創下個里程碑,然若不求新知,再無新意,也無新技,不能精進則停滯不前,信心動搖。
堅定信心,必須目標純正,學佛為自度度他,治學為自利利他,不為名利,不求權位。心無雜染,則能解決所遭遇之困難。「起信之用、一切皆治」。
「今我所有一切財物皆是子有」:一切財物,喻大乘教法,六度萬行法門。
六度波羅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我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學門領域,都可以不同的方法布施,布施金錢、時間、知識及關心。
各個團體,組織都有其規章制度,我們守好規矩,就是「持戒」。
遇到挫折、困難以及不合理的對待,必須忍辱。「忍辱」不是吞忍著,而是消化之後更求精進,力行不懈,做中求解,則生智慧。知識、經驗累積之後,再面對各種困難及挑戰,具有足夠的能力化解,心性得以沈穩,是為「禪定」。
開創mRNA疫苗關鍵技術的卡特琳.柯瑞卡 (Katalin Kariko) 博士,忍受了三十年科學界對mRNA研究的輕視,堅持精進mRNA相關各項研究技術,最終克服困難,將關鍵技術應用於此次新冠肺炎疫苗的開發,布施眾生免於重症。當她在全球媒體關注下,接受mRNA疫苗注射時,掌聲響起,她淡然接受,是智慧生起的禪定。
美國法學家露絲.巴德.金斯堡 (Ruth Bader Ginsburg)是進入美國高等法院的第二位女性大法官,去年九月往生,享年87歲。金斯堡法官一生温和說理,撰寫一本又一本的意見書,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投票,與不同立場的法官合作,致力法制促進,確保眾生平權。
金斯堡法官一生志業開展的過程中,嚴謹自律,在忍辱中精進。
1956年秋天,金斯堡考入哈佛大學法學院,是500名學生中的9名女學生之一。根據哈佛女性法律期刊2004年一篇文章指出,當年的哈佛法學院院長曾邀請包括金斯堡在內的所有女學生到其家中吃飯,並當面詢問她們「為什麼妳們要在這裡,搶走本屬於男性的位子?」
金斯堡後來因家庭因素轉至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以第一名畢業。求職於律師事務所及法院時,也因女性性別遭受各種不平等的對待。然而金斯堡忍辱,不斷精進,布施知識、經驗與智慧,為社會進步有著極重要的貢獻。
柯瑞卡博士與金斯堡法官,是持六度以萬行的菩薩典範。
-校長 劉怡均(明泓)恭敬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