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 信解品》應機示生滅

#今日天氣晴朗,海面蔚藍。
教育者教化學生必須以佛陀為典範,佛陀度化三界眾生,如同佛子,並且「降尊就卑」,示現法身與凡人一同生活,讓人們了解佛亦需經歷生老病死,天災人禍,亦嚐遍人情冷暖,弟子叛離,惡口毁謗,但佛陀皆以冷靜之態度,應對各種境界,以身示教「種如是因,得如是果」。
現今氣候變遷,環境生態失衡,天蓋之下,地載之上,有狂風肆虐之處,有土石崩落之鄉,不應分別國界,認為與己身無關。我們必須體認天下一家,人人皆為地球住民,力行減碳節能,愛護大地,與萬物共生息才是自他俱利,否則終將自食其果。
佛陀先以因緣說提醒眾生,接著引導我們了解「方等」之法,不只是獨善其身,進而兼利他人。這樣循循善誘,就過了二十年,才漸漸使佛子「心相體信」。
從昨晚到今晨,地震不斷,震度均為4-5級左右,因為淺層,搖晃劇烈。每回地震,校內主管群組即自動詢查回報-「宿舍無恙,師生平安」,四大志業與精舍也會互相關懷,這是慈濟團體中培養天下一家的教育。如果我們身處一個團體之中,從不溝通問候,如何做到待人如己?社會國家間遇事即爭著分對錯,製造對立,不願傾聽不同意見,那麼奢論減碳公約能達共識,疫苗分配能致公平。沒有身為地球公民的體認,日本的土石流,海地的動盪,印度的確診死亡人數就與我無關。然而一旦災病蔓延,我們也無處可逃。
地震後,我要學生打電話向家裡的父母親報平安。他們說,家裡遠在泰國、印度,爸爸媽媽不會知道我們這裡發生地震。有位學生有智慧,馬上回應,我知道校長的意思,台灣在菲律賓板塊和歐亞板塊交界之處,從海底下與我們的國家都是相連的,所以我們應該讓爸媽知道發生了地震,但一切平安。
「是的,重要的是,爸媽的心和我們是相連的,有狀況互相關懷,心才會連得更緊。」
過了二十年,窮子雖然漸漸了解長者富宅之家的運作,入出無難,卻仍認為自己是被雇之人,沒有歸屬感,盡本份事就好了,「然其所止,猶在本處」。在大學,團體,社會之中,也有許多類似的窮子,獨善其身,對大我、大事、大家不太關心,殊不知利他才能自利,共善才會共好。
「世尊,爾時長者有疾,自知將死不久。」
從「阿含(時)」十二年,「方等(時)」八年,這樣已經過了一半了,二十年間,佛陀用心持續教育,然年齡漸長,慢慢老化,接著經過「般若(時)」而來到了「法華(涅槃時)」,佛陀接近八十歲了。這段經文解說,令人感傷。
生老病死,自然法則,法身有時,佛法恆存。
近日校內外有幾位育才無數,受學生愛戴的教授生病了,疫情期間,師生同仁們雖然掛心,卻無法進入醫院探望。可以想像,單獨在病房中與病魔拉扯的前輩教授們,需要很大的勇氣才能安住身心。希望教授可以了解,窗外就是您長時以來奉獻的大學,放眼走動在校園間的就是您培育的學生,共伴的同事,我們都在,日日為您和病者虔誠祈禱。
觀身不淨,毋貪愛戀;
觀受是苦,執著傷悲;
觀心無常中,寂靜清澄;
觀法無我時,樂音流動。
深深祝福
-校長 劉怡均(明泓)恭敬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