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說:「『有法度』就是有『法』才可以『度』」
讀《靜思法髓妙蓮華》是「自度」、分享法喜是「度他」;藉由讀書會,拉近同仁間的距離,見面不再是問工作進度,而是分享法喜,有法的人生,就有法度。
是同修也是讀友~
參加讀書會的感受,很像在國外旅遊的時候,遇到莊嚴的廟宇或教堂,就會很想進去參觀或駐足片刻,那是一種心靈很豐富的感動,外在紛擾的事物都好像被阻隔在門外,心中充滿平靜與喜悅,這種美好的感覺,變成每次旅遊後非常值得回憶的亮點。
因此,匆匆歲月裡,選擇親近佛法,抓住讓慧命成長的機會,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參加讀書會,在每週的讀書會前夕,讓自己花ㄧ點時間去閱讀法華經,讓法水滋潤心靈,照見清明的本性,體會成住壞空之真諦。藉由分享心得,佛法就再一次對自己說法,正是所謂「自種福田、自得福緣」,而且還能分享法喜給大家,自度度人,非常感恩。





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
過去工作多年的慈濟世界提供我重新思考如何讓佛心更貼近自己外,也透過社區訪視了解佛法可以更落實於人間路的可能性。
未來期許美智可以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從自己的家庭、教育現場、親朋好友、會員的互動中落實。努力回歸清淨心 與世無爭、與人無爭、與道理會合。
在教育志業體服務至今,總覺得每日都過得非常「充實」,一直認為「身、心」都要達到盡「心」盡「力」的境界,才是自己應有的態度和作為。然而,隨著不同教學和研究階段時,面對學生們種種疑難雜症的挑戰時,覺得快被學生「渡」走了。
直至完成培訓、授證後,開始進入讀書會,看到同仁們的「精進」和「求法」的精神,令人敬佩。之前,總有千萬個理由,沒時間「讀經」和「聽經」,身心隨波逐流、沒有明確方向。
參加讀書會,如上人慈示的「品書會」,每週同仁們一起精進,分享學習心得,親近「靜思妙蓮華」,能讓人身心安頓、方向更加確定。
生活即是佛法,佛法不離生活
上人將慈濟事與法華經文結合,用實務驗證佛典,藉由讀書會汲取上人的法水,將佛陀的教化「實踐」在生活中,並從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領悟」佛法的道理。
參與讀書會,除了分享自己的領悟,也從讀友的分享中一點一滴累積智慧,不論遇到善緣、惡緣、順境、逆境,都能學著從中去領悟事件背後隱藏的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