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9日靈山會上●品書法喜分享

法華經序(五)

修行是什麼?

修行,我們應該要學佛陀,認真靜思、默思,好好思考這個人世間,為什麼這樣來(人間)勞勞碌碌,彼此來計較,互相來成仇、成恨,來對立,何苦來哉?到底為了什麼?只是一個「求」字,這種的欲求,有欲的心,這個欲,名、利、財、色,這全都是叫做欲,就是求,所以得失的心就生起,所以我們應該這點要思考,了解之後,要心無求,這就是認真,想開了,清楚了,所以我們就無求了。雖然如何(辛勤)的付出,但也是無求,虔誠,我們很虔誠,不是為了自己求,為普天下眾生求,所以戒慎虔誠,我們要立志,立弘願,擴大愛,拉長情,一切都在無求中,這無求是我們心靈最高的境界。

宇宙無邊 諸法源遠

個人認為在現實的社會中,確實很難做到與世無爭,尤其是為了保護自己,很難完全與事無爭。但我們可以透過法,學習清淨無染的本性,練習讓我們的心,像一面「大圓鏡智」,很大、很圓的映照各種境地。

境界大了、本我小了,雖然身處在污濁的世間裡,只要我們常常「靜思清澄」,將法融入在我們的生活中,把我們的心照顧好,也就不覺得需要執著或計較些什麼了。

五時設教應根機

人人都是有佛性,只是我們迷而不覺而不知,所以佛陀要讓眾生能夠悟入,「一切眾生佛知佛見」,要讓大家知道,眾生的知與見本來就有,就是我們自己不覺、不知,落實佛法在生活中,佛教人間化,行在人群中,讓人聽得懂、指引人做得到的,是真正的佛法,期許自己知見、覺悟,守好自己的本性,安住自己的心。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